放大你的格局,人一輩子要有一次壯遊


由於...太多朋友問我什麼是壯遊?
所以 我把商業周刊的文章 節錄出來 讓朋友了解了解

有一種旅行,方法很貧窮,卻可以改變人的一生。
這種旅行,西方從16世紀末傳承至今;中國卻已失落數百年。那就是Grand Tour──壯遊。
培養獨自「闖」的能力,才能開創個人與國家的競爭力。



其實,青年旅行不是現代專有的活動,自古有之。當時,有一個專有名詞「壯遊」。

壯遊,指的是胸懷壯志的遊歷,包括三個特質:旅遊時間 「長」、行程挑戰性「高」、與人文社會互動「深」、特別是經過規畫,以高度意志徹底執行。壯遊不是流浪,它懷抱壯志,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它與探險也不太 相同,壯遊者不侷限於深入自然,更深入民間,用自己的筋骨去體驗世界之大。

這名詞源自唐朝,那是一個壯遊的時代。高僧玄奘到天竺(印度) 取經,就是古今中外最知名的壯遊之一;連詩聖杜甫都曾在蘇州準備好船,差點東遊到日本,他自傳性的「壯遊詩」就寫道:「東下姑蘇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遺 恨,不得窮扶桑……」也因為這首詩太有名,留下「壯遊」一詞。

「中國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有很偉大的壯遊文化,真的是了不得!」年輕時代也 曾在歐洲壯遊的藝術評論家蔣勳指出,唐朝詩人王維寫的詩,「回看射雕處,千里暮雲平」,那是真的在邊塞打獵的。「你看李白,他是吉爾吉斯人,可以跑這麼遠 到大唐朝來。所以他們的詩,有一種豪邁,有一種氣度,它不是書房裡的詩。」

巧的是,在歐洲也有一種旅行叫「Grand Tour」,恰恰好可以譯成壯遊。

十六世紀末,英國貴族子弟流行在學業結束後,與一位家庭教師或貼身男僕,渡過英吉利海峽,到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等歐陸城市進行壯遊。除了探索文化的根源,這場旅行還有個很重要的吸引力——它是一場擺脫了父母束縛又興味盎然的文化盛宴。

到了十九世紀,壯遊已經變為歐洲菁英的成年禮,針對這段壯遊時光,出現了一個專有名詞「The Gap Year」(空檔年)。

壯遊也仍是西方國家,尤其是歐洲教育中重要的一環。根據英國教育暨訓練部的一份報告,英國目前有二十萬到二十五萬介於十六到二十五歲之間的年輕人,正處於空檔年當中。

報告認為:「空檔年」可增加外語能力,提升個人競爭力,包括獨立精神、人際關係、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約束力、溝通能力。更重要的是,許多人因此找到人生的方向,那是完成自我的最大動能。

台灣高鐵董事長殷琪的偶像切‧格瓦拉(Che Guevara),是推翻古巴親美獨裁政權的革命家。他要不是在醫學院四年級時,和一位學長騎著重機車,展開了為期九個月,穿越五個國家的萬里壯遊,日後可能只是一個歷史上沒沒無聞的小醫師。

格瓦拉父親日後出版他那本《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在前言寫道:「他旅行,不是為了像一般遊客那樣,尋找景色怡人的地方拍照留念,而是為了在沿路的每一個拐彎處體驗民生疾苦,並探尋這些疾苦的源頭。他的旅行是一種社會考察。」

原始網頁(詳細內容)....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04 期
作者:陳雅玲

照片來源: Flicker--pommie_dude's

留言

匿名表示…
原來 叫 壯遊

我覺得旅遊有許多方式...

短暫的自助...並不吸引我

只有豪華旅遊...和深入旅遊..希望自己存好基本的錢能到外面流浪個一年

在國外真的蠻多學生故意延畢去旅遊..

不過在台灣..延畢完全是學業因素與求學歷程
Mr.J寫道…
我最近看到一個台灣女生...後來聽我同事說..那是台大的一位朋友..騎著單車..首先到泰國及東南亞 自助旅行..出發前 不知道如何修理單車 只有帶著一本簡易修車手冊 然後出發前也再網路上 貼訊息 尋找一同前往的旅伴

後來 這女生和澳洲的一個男生 一路騎到中國

回到台灣不久 又去澳洲單車 旅行體驗 體驗當地生活 也在農場打工 過過有機生活

華麗的旅行 跟團的旅行 能獲得的東西 不多 都是有人幫你弄好做好

趁年輕 應該要有冒險的心 還有好奇心
匿名表示…
我自從前年就開始一個去旅遊, 在英國的山裡走了一天, 身上只有一台相機和一張地圖, 之後也迷了路將近兩小時, 不知這個稱不稱為壯遊?
Mr.J寫道…
這當然也算壯遊吧...
我總覺得一個人旅行 就是可以跨出那條線
不需要別人 可以獨自完成
這就很棒啦..